<
t9b1小说网 > 其他小说 > 穿越考科举 > 第339节
    纪元则道:“还有的等。”

    他手里还拿着安大海写的牲畜病集,周家书坊那边加紧印了出来,他手里的是第一批。

    大家没事翻看,全当打发时间。

    期间也有人认出他,不少书生还看过来。

    看来书画竞技台这热闹,连解元都被吸引了。

    有人还记得,纪解元也会画画,他怎么不上台试试?

    听到这话,纪元哭笑不得,只得摆手。

    自己跟自己比?

    没必要啊。

    纪元又看看书上名为桥子牛的马甲,再看看台上青堂的马甲。

    还是保护好自己吧。

    什么都能掉,但马甲不行!

    快到截止时间,不仅来看热闹的人越来越多,报价也越来越快。

    “两千三百两!”刘远擦擦头上的汗。

    这价格是值得的,肯定值得!

    其他书画商这次也不装了,纷纷报价。

    什么?

    联合起来压价?

    谁信谁是傻子!

    这么好的东西,他们不买?

    那就是傻子!

    谁跟同行一起做事啊!

    眼看竞价越来越激烈,一些私人买家也下场了。

    雷同祖甚至就是其中一个,他直接道:“三千两!”

    三千两!?

    他没事吧?!

    刚刚才两千三百两。

    这就直接抬了七百两?!

    雷同祖却道:“怎么?不许我买?”

    作为出名的画师,这点钱他还是出得起的。

    而李廷钱飞他们,却已经觉得,这哪是钱,分明就是数字。

    放在他们县里,足够一个家人过十几年了,放在这只是买幅画而已。

    贫富差距这词他们或许不知,但心里的震撼却不容作假。

    纪元则看向那画师。

    成了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能出到三千两,他的课业就完成了。

    “三千五百两。”

    又有人开口。

    众人赶紧看过去,那人是管家模样的打扮,而是说话并非本地口音。

    这肯定是帮自家主子买画的,地方也不好出面。

    此处人多,倒是有人认出来:“好像是来探亲的一户人家,家里是云贵的。”

    云贵之地偏远,不过能来各地探亲做买卖的,家境必然不俗。

    那边既产好药材也产美玉,若是做这种生意的家族,出个几千两买画,倒是也正常。

    谁料又有人喊价。

    可片刻之间,这云贵来的管家直接道:“四千两。”

    见他眼都不眨,可见背后之人实力雄厚。

    在场的书生们,只觉得此刻钱已经不是钱了,只是一串数字罢了。

    多少钱?!

    四千两?!

    他们卖一辈子字画,也卖不到这个价格吧?!

    等会。

    这个价格,是不是已经超过了当年的乌堂先生?!

    好像是的!

    “天,终于有人超过乌堂先生了。”

    “比当年的乌堂先生还多一千两。”

    “这,这真的太可怕了。”

    “此画师到底是谁,为何不透露姓名?!”

    当年的乌堂先生已经足够神秘,可当时人家也露面了。

    这个青堂倒好,根本不出现,连画作都是拜托别人帮忙拿出来。

    殷茂也傻眼了,他努力不看纪元他们,省得被有心人看出端倪。

    四千两的价格,也彻底打消其他人的念头。

    而且看人家的模样,只要有人出价,他们还会继续往上抬。

    申时一到。

    对方笑着朝殷茂等人行礼,此画交易已成。

    《科举百态图》,最终拍卖价格为四千两。

    期间无人赶来挑战。

    无论哪项成绩,都奠定了此画的价值。

    四千两啊。

    实在震撼人心。

    那云贵来的人户给钱也爽快,只是还问了画师青堂的情况,见画师不愿意露面,只好作罢。

    对方是真的喜欢这幅画,他们家族的学生学习不易,有这样的画作鼓励他们,对族学来说是件好事。

    当天晚上,纪元看着四千两银票,说什么都要留下来一张给殷茂。

    殷博士怎么会要这个,他怎么也是进士出身的正式官员,让纪元好好收好,还道:“府城的花销就不小,等你明年去京城会试,方知什么是挥金如土。”

    京城乃天子脚下,寸土寸金。

    稍微想想便知道,在那生活如何艰难。

    “你要是考上进士,进了翰林院,就更难了,要租房要吃饭,翰林院那边俸禄,什么都不够。”

    殷博士都是靠乡党接济,否则日子更难过。

    纪元在京城无亲无故,建孟府出来的官员又不算多,他更是不熟,以后用钱的地方多着呢。

    话又说回来。

    纪元看着手里的银票,感叹道:“总算完成房老夫子的课业了。”

    这个课业他做了三年。

    算是有了成果。

    四千两银子,谁看了不觉得震惊。

    整个建孟府,基本都在讨论两件事。

    一个是乡试秋闱的成绩。

    一个就是书画竞技台高出众人想象的价格。

    上次一幅画超过三千两,还是二十多年前。

    不少人也在猜测,这位是不是乌堂先生的弟子,毕竟画风是真的像。

    唯独不同的,就是一个南派,一个北派。

    有些眼力毒辣的,还说画画的人年纪应该不大,是个极年轻的天才画师。

    这些猜测竟然说对了大半,但具体是谁,也只有少数人知道了。

    而知道的人,更是感叹。

    如果整个府城的人都知道,被他们称赞的十四岁纪解元,跟天才画师青堂是同一人,估计纪元在哪都不得安生了。

    知道这一切的周家书坊,则更为感慨。

    让所有人都没想到的,那本《牲畜病集》,竟然卖得格外好。

    还都是各地县城过来买。

    做买卖的眼睛毒辣,一眼就能看出什么书好,什么书不好。

    而这本跟其他书籍不同的牲畜病集,竟然说不上好不好。

    一定要讲的话,那就是实用。